
4月19日,“國際風景園林前沿論壇暨 4.18 國際古跡遺址日風景園林遺產保護青年專業人員論壇”在深圳大學圓滿落下帷幕。本次論壇由深圳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中國風景園林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深圳市勘察設計行業協會風景園林與生態環境分會、深圳大學美麗中國研究院主辦,深圳市北林苑景觀及建筑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蕾奧規劃設計咨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朗程師地域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深圳翰博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園林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媚道風景園林與城市規劃設計院承辦。深圳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范悅、深圳大學美麗中國研究院院長何昉教授發表致辭,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主席布魯諾·馬奎斯(Bruno Marques)博士和 IFLA 前任主席詹姆斯·海特(James Hayter)教授做主旨演講,北林苑院長葉楓、副總景園師池慧敏受邀出席,深圳市風景園林和城鄉規劃行業的專家學者和相關工作者及深圳大學師生。

論壇采用線下結合線上的方式,包括主旨演講、圓桌論壇、專家專題報告、風景園林遺產保護青年專業人員論壇(線上)等版塊。主旨演講版塊由深圳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風景園林系副主任張柔然主持, 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主席布魯諾·馬奎斯(Bruno Marques)博士和 IFLA 前任主席詹姆斯·海特(James Hayter)教授聯袂做了精彩主旨報告。

圓桌論壇和專家專題報告版塊由北林苑葉楓院長主持,五位專家做了專題報告。北林苑副總景園師池慧敏做了題為《凝練地域特色,營造植物諾亞方舟——風景園林遺產視角下深圳仙湖植物園規劃特色研究》的精彩報告。

題目:凝練地域特色,營造植物諾亞方舟——風景園林遺產視角下深圳仙湖植物園規劃特色研究
深圳仙湖植物園的規劃設計工作開始于1983年,是當代中國城市公共空間發展的重要代表性作品,承載植物學基礎研究、多樣性保護與利用、科普保育、風景游賞等多樣功能。經過四十年三代人傳承有序的不懈努力,仙湖植物園打造成具有“中國園林傳統的民族特色、華南地方風格和適應社會主義現代生活內容需要的風景植物園”,見證著風景園林行業在深圳特區四十年的發展歷程,具有深圳特色的時代烙印。報告通過回顧仙湖植物園的建設歷程、總體規劃設計特色與發展趨勢,從園林藝術價值、地域文化價值、時代特征價值三方面,探討其獨特的風景園林準文化遺產價值。

本次論壇的成功召開不僅促進了風景園林從業者對全球化背景下國際風景園林發展和風景園林遺產保護的新思想、新理論的研討交流,而且還將進一步加強行業內外的交流與合作,融合與發展,推動行業的科技創新,擴大風景園林交流平臺,促進風景園林行業蓬勃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