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許初元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是自然界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和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2022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以下簡稱《濕地保護法》)正式施行。該法共7章65條,是我國首次針對濕地保護進行的專門立法,標志著中國濕地保護進入法制化發展新階段。濕地立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戰略措施,是履行國際濕地公約、引領全球生態治理的重要行動。

圖/許初元
一. 界定濕地,與國際公約接軌。
對于濕地的定義,一直以來沒有統一的定論。迄今為止,我國共進行過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和三次濕地資源調查。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濕地資源最豐富的幾個國家之一。但不同類型的調查中,濕地的面積并不一致,背后原因正是濕地定義的模糊,模糊定義的背后,是濕地面積的銳減和模糊的管理。濕地是陸地和水域的過渡地帶,如果按照狹義定義,一片湖泊的湖濱帶才是濕地,而開闊的湖泊水面不屬于濕地,但湖濱帶和湖泊水面實則處于同一個生態系統中,如果切分開來,管理就容易模糊。濕地法出臺前,并沒有一個部門能承擔總體的監管責任,濕地保護往往形成“九龍治水”的局面。
《濕地法》在參考國際濕地公約,結合多方建議基礎上,采用了廣義定義,對濕地進行了科學界定?!稘竦胤ā返诙l規定:“本法所稱濕地,是指具有顯著生態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節性積水地帶、水域,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海域,但是水田以及用于養殖的人工的水域和灘涂除外。”這個定義,一方面方便與現有法律和公約的銜接,保證立法的連續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最大限度保護濕地生態系統。
圖/許初元二. 界定權責,定保護管理制度體系。在綜合性生態系統保護立法過程中,關于管理機制的規定是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也往往是協調難度最大的內容之一?!稘竦胤ā返谖鍡l明確規定:“國務院林業草原主管部門負責濕地資源的監督管理,負責濕地保護規劃和相關國家標準擬定、濕地開發利用的監督管理、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國務院自然資源、水行政、住房城鄉建設、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承擔濕地保護、修復、管理有關工作。”這些規定一方面充分尊重現有的濕地保護相關行政管理實踐,另一方面明確了林草部門牽頭、其他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的管理體制,以及信息共享機制,為濕地系統保護提供了法律依據。此外,《濕地法》規定對濕地實行分級管理,將濕地分為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對重要濕地實行名錄制管理并依法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對河湖濕地、濱海濕地、城市濕地、紅樹林濕地、泥炭沼澤濕地進行分類保護,并區別不同濕地類型,明確修復要求;進一步厘清了各級、各類濕地間的關系,并明確了名錄制度這一基本管理手段,有利于對重要濕地的保護管理。

北林苑規劃設計的深圳華僑城國家濕地公園 圖/許初元
三. 制定專款,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此次出臺的《濕地法》一大亮點是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高度重視。第一條就將“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及生物多樣性”作為立法目的之一;并在分級分類管理方面,將生物多樣性重要程度作為劃分重要濕地與一般濕地的重要標準之一;在河流湖泊范圍內濕地保護方面,將減輕對濕地及其生物多樣性不利影響作為重要目標之一。另一大亮點是對泥炭沼澤和紅樹林濕地進行了專門條款的規定。《濕地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紅樹林濕地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應當組織編制紅樹林濕地保護專項規劃,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紅樹林濕地。紅樹林濕地應當列入重要濕地名錄;符合國家重要濕地標準的,應當優先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禁止占用紅樹林濕地、禁止在紅樹林濕地挖塘,以及禁止采伐、采挖、移植紅樹林或者過度采摘紅樹林種子,禁止投放、種植危害紅樹林生長的物種。第三十五條規定:泥炭沼澤濕地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應當組織編制泥炭沼澤濕地保護專項規劃,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泥炭沼澤濕地。符合重要濕地標準的泥炭沼澤濕地,應當列入重要濕地名錄。禁止在泥炭沼澤濕地開采泥炭或者擅自開采地下水;禁止將泥炭沼澤濕地蓄水向外排放,因防災減災需要的除外。
為什么制定這兩項專門條款?主要是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有關。濕地生態系統作為地球上最重要的碳庫之一,也是陸地上碳素積累速度最快的自然生態系統,紅樹林和泥炭沼澤又是濕地碳庫中的“大咖”,僅泥炭地的碳儲量就相當于世界上所有森林碳儲量總和的兩倍,對于減緩全球變熱、調節區域環境、緩解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作用。

北林苑規劃設計的深圳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 圖/許初元
為深入學習、貫徹《濕地保護法》,普及濕地保護知識,北林苑將啟動《濕地保護法》宣傳月活動?;顒右?ldquo;知法學法、守護濕地”為主題,集中開展專題講座、濕地考察、攝影比賽和濕地自然教育等系列活動,推動濕地保護法不斷深入人心,形成全體北林苑人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以專業守護地球之腎,以行動建設生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