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間四月芳菲盡,仙湖杜鵑花正開。4月8日,萬眾翹首以盼的2023粵港澳大灣區花展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花展以“鮮花與夢想”為主題,以杜鵑花為主題花,表達灣區都市生活的唯美與浪漫,展現深圳夢想之都的活力與熱情。作為花展的主展場,仙湖植物園以“尋夢”為主線,串聯了“尋夢之旅”、“繪夢藍圖”、“筑夢舞臺”、“造夢花市”、“花町營地”、“夢境花海”、“綺夢花田”和“夢都圓夢”等8大展區,展區內設有5個新優品種花園、9座國際花園、6座城市花園,將展出來自國內外知名園藝企業的1000多個新優花卉品種,展覽面積超過2.25萬平方米,共有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80個參展機構和個人參展。

其中獲得最佳設計獎并深受大家喜愛的城市花園橫琴園由北林苑項目團隊設計施工一體化建造。

本次橫琴園以“筑夢伊甸園”為題。從人類生存開始,「伊甸園」之夢就一直存續不斷。想象中的伊甸園綠草鮮木、靜謐河流,萬物相生相融,永遠呈現出一種輕柔朦朧的美感。花園以超現實的造園手法,筑造一場“回歸伊甸園的綠色夢”,向人們展示亞當與夏娃離開數千年后的「伊甸園」模樣。

展園設計不僅希望可以映射出橫琴的城市特質,傳遞正能量的價值觀,同時也呈現超現實的園藝表達方式。展位位于場地中央,被各城市園包圍,于是設計團隊提出花園應該是純粹且有一定空間體量的基本思路。再結合伊甸園主題和現狀,一個長約20米、寬11米的“宮苑”孕育而生。



展園以經典葡式莊園庭院為原型,四周以可拆卸、可循環使用的預制模塊組裝而成特色門廊。它由4種預制單元模塊組合而成,還融入了榫卯原理,通過塑料卡口進行固定,可拆卸并可循環使用。在花展結束后,不同單體的組合還可以構成座椅、宣傳欄、休閑樹池等一系列城市家具,根據需求在異地搭建組合,并可批量生產,以此映射橫琴多元融合的城市特質并傳遞可持續辦展的理念。



門廊內外,林木灌草高低錯落,模擬出從海到山,從濕地到森林的多重生境,構建一幅橫琴自然山水畫卷。鏤空的設計模糊了人造遺跡與自然美景之間的界限。一切自然景觀都觸手可及,鼓勵游客去探索自然,讓人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



進入門廊繞園而行,感受經典建筑美學和自然美景的碰撞。東側山門駐足聆聽落花之聲,山門取型于澳門市政廳前面的仁慈堂建筑立面。涌泉濺起的漣漪和水花,象征夢的初心。入園沿蜿蜒輾轉的路徑,穿越其間的水流,生動而令人興奮,柔性鋼筋端頭鑲嵌橫琴特色植物種子,起風時隨風搖擺,象征夢的希望,乘風破浪。順流而下,石材與植物營造出自然而又充滿野性張力的生境。西側最低點駐目,圓形鏡面水景與濕地結合,漫出的水象征夢的圓滿。在圓盤上面可旋轉的“月門”,開合間白鷺齊飛、鳶飛魚躍,感受月亮陰晴圓缺的共鳴。在野性生長的植物環境中,動物界的精靈紛至沓來,通過放置近些年橫琴出現的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小靈貓、水獺等動物雕塑,點綴在相應的生存生境里。行走其間,創造偶遇的驚奇。它們是橫琴生態建設最有力的見證。







花園共種植了大約130多種植物,我們選用了大量橫琴本地鄉土種,如幌傘楓、石斑木、桫欏、鳳尾蕨、豬籠草、頭花廖等,同時也選擇了杜鵑、月季、大花飛燕草、百子蓮等植物的新品種進行搭配,打造出一種既自然又夢幻的氛圍。它們充盈著自然原始的張力,迸發出一種靈動的美感。






希望未來的橫琴能詮釋人們對「伊甸園」的想象,探索出當今城市建設中,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道。




項目信息
項目地點:仙湖植物園
項目規模:330平方米
設計、施工時間:2022年11月-2023年4月
設計施工一體化項目團隊:北林苑設計三院
北林苑設計及布展人員:郭波、陳菁玨、徐艷、周璇、葉楓、陳艾揚、周軍、曹禹、林詩云、陳煒琳、劉禮深
感謝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城市規劃和建設局、珠海大橫琴城市公共資源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特此鳴謝!